8月17日上午,一場以“回收舊物 點亮新綠”為主題的活動在宿城區幸福街道鳳凰社區錦繡怡園小區展開,不少居民帶著家中的閑置物品前來,有序排隊等候。黨員志愿者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地引導居民進行物品投放。
兌換區內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禮品,包括洗潔精、紙巾、垃圾袋、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居民將閑置物品分類投放后,根據物品的種類與重量,可兌換相應積分,憑積分就能在現場挑選心儀的禮品。“家里這些舊衣物平時不穿了,堆在衣柜里又占地方,我正發愁怎么處理,現在不僅能將其清理,還能兌換禮品,太好了!”居民臧曾琦笑著說。
“本次活動吸引居民踴躍參與,不僅有效解決了居民家中閑置物品無處存放的難題,還讓這些‘放錯地方的資源’得到專業回收處理,有助于環保理念深入人心。”錦繡怡園小區黨支部書記冷開濤說。
走在錦繡怡園小區里,“文明養犬”“垃圾分類”“消防安全”等提示牌隨處可見,文明氣息撲面而來。在該小區的草坪一角鋪設著細沙,并放置著“寵物公廁”的指示牌,指示牌上印有“文明養犬 出門遛狗要牽繩”字樣。“‘寵物公廁’既漂亮又干凈,感謝小區物業公司的創新做法。”該小區居民張女士說,“寵物公廁”極大方便了養寵居民,得到不少人的點贊。
據悉,近年來,該小區黨支部圍繞和諧、和美、和睦、和順、和善、和悅“六和文化”,突出“小物業、精服務,提素質、促和睦”,將“紅色基因”融入物業服務,不斷探索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創新,實現了基層黨建與社區、物業公司的有機融合。
冷開濤介紹,通過多方聯動,他們解決了8棟居民樓用水、主干道鋪設、停車棚建設、消防設施改造等問題,還協調鄰近小區提供機動車車位190個、商場2小時臨時停車位30個,充分滿足小區居民車輛停放需求。“此外,小區每棟單元樓選配了‘黨員樓棟長’,并建立微信群,在代辦服務、休閑娛樂等方面建立快速反饋機制,24小時響應居民需求。”冷開濤說。
“咚咚咚……”8月17日上午,在宿城區幸福街道鳳凰社區登泰新村小區,多名樓棟長開展“敲門行動”,走訪小區孤寡老人、行動不便居民等特殊群體,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據悉,登泰新村小區建于2002年,60歲以上居民占比較高。針對這一情況,該小區黨支部整合網格員、樓棟長等人員,定期開展“敲門行動”,排查家中用水、用電、用氣等安全隱患。
登泰新村小區黨支部書記付迎介紹,為確保“敲門行動”取得實效,他們精心制作了居家安全提醒宣傳單,內容涵蓋消防知識、居家安全、應急逃生等多個方面,通過上門宣傳、手把手指導,增強居民安全意識。“此外,我們在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的同時,了解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況和需求,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付迎說。
近年來,登泰新村小區黨支部針對小區下水管道堵塞、墻面脫落等問題,多次召開議事會與共建單位探討解決辦法,多方聯動,有效破解小區治理難題。所有單元樓道進行重新粉刷;增加電動自行車充電棚6處,可容納70余輛電動車集中充電;鋪設、修補道路100余平方米……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居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此外,為深入推進“支部進小區、黨員亮身份”行動,登泰新村小區實行“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的“三單”服務模式,構建起多方聯動、高效響應的問題解決機制,讓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
8月17日,宿城區幸福街道鳳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傳來陣陣歡笑聲,一場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正在開展,吸引轄區不少孩子參加。
在這座占地2600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不僅設立“志愿服務V站”、舞蹈室、書畫室、道德講堂等功能室,還整合轄區醫院、學校等7個陣地資源,打造“15分鐘志愿服務圈”,讓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社區雖小,卻承載著千家萬戶的日常煙火,是感知民生冷暖的前沿“陣地”。近年來,鳳凰社區通過整合轄區各方資源,凝聚起網格合力,將基層服務的“千條線”穿入社區治理的“一根針”,以“繡花功夫”織就幸福畫卷。(記者 朱婉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