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 ||
索引號 | 000000001/2025-00213 | 分類 | 政策文件及解讀 ??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政辦發〔2025〕11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現將《宿遷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3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宿遷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
為推動宿遷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發展,充分發揮保稅功能優勢,培育對外貿易、跨境電商和服務貿易新動能,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工作目標
推動宿遷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標準建成、高質效運營,更好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全市“615”產業發展,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依托“保稅+”功能,促進外貿增量與產業協同,擴大進出口規模,打造外貿新增長點。加快發展保稅跨境電商,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賦能宿遷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積極拓展保稅進口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新模式,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提升中心城區消費“首位度”。2025年,宿遷保稅物流中心(B型)實現進出口18億元;2026年實現進出口超25億元;2027年實現進出口超35億元,綜合排名全國前30名、省內處于中上游水平,到“十五五”末,力爭向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打造更高水平開放平臺。
二、重點任務
——推動保稅貿易做大做強。依托保稅物流中心功能優勢,大力開展保稅倉儲、國際物流、簡單加工及增值、進出口貿易等業務,支持企業運用保稅政策開展進口設備更新,擴大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口規模,助力全市對外貿易總量邁上新臺階。
——推動增量帶動與產業協同。優化保稅物流中心國際供應鏈管理模式,加快發展保稅進口及出口結轉,吸引產業鏈上下游集聚配套,以外貿增量促進我市重點產業提質擴能。
——促進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加快發展保稅跨境電商,促進保稅物流中心與跨境電商綜試區聯動發展。創新“保稅中心+商業”發展模式,建設進口商品區域性分銷中心、進口商品直播基地,促進國內貿易增量提升。
——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對標國家和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準,有序落實保稅物流中心“分送集報”、“依申請檢驗”、外匯結算、出口退稅、暢通物流通道等便利舉措,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三、工作舉措
(一)拓展保稅貿易新增量
1. 做大保稅進口規模。圍繞食品、日用消費品、工業原料等重點領域,分類梳理企業進口需求,引入高質量、高引流、高能級項目,推動開展保稅進出口業務。對已在本地進口企業,支持進入保稅物流中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對通過市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物流中心進口企業,強化幫辦服務和政策引導,推動企業實現進口本地化。到2027年底,力爭全市生產企業保稅進口規模三年累計超60億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宿遷海關,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區管委會)
2. 拓展保稅增量帶動。依托保稅物流中心、宿遷港口岸功能優勢,推動橡膠、溶解木漿等大宗原料進口,打造一批保稅進口集散中心,通過外貿增量促進我市板材家居、高端紡織、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構建“中心內進口+中心外銷售”模式,輻射周邊地區相關產業,促進消費批發業擴量提質,提升保稅物流中心供應鏈帶動能級。(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宿遷海關,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區管委會)
3. 推動流通加工增值。聚焦我市食品飲料產業,推動保稅物流中心開展保稅“加工”先行先試,圍繞紅酒、飲料等綠色食品以及保稅貨物在不改變化學性質前提下,鼓勵企業對進口貨物分級分類、分拆分揀、分裝計量、加刷嘜碼等流通性簡單加工、增值和溯源業務,提升進口增量及流通便利,不斷豐富開放型經濟新業態。(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宿遷海關,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區管委會)
(二)打造進口消費新高地
4. 抓好市場主體培育。積極招引大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進入保稅物流中心,吸引配套服務企業。深化對接引進頭部平臺,加快推進紅酒等跨境電商業務落地,打造宿遷跨境電商進口集聚平臺。引進和培育一批實力強、前景廣、鏈條長的跨境電商企業,支持保稅物流中心運營主體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打造特色跨境電商載體。(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宿遷海關,各縣區人民政府)
5. 做強跨境電商進口。加快完善跨境電商進口“生態圈”,擴大跨境電商“1210”進口規模。利用我市及周邊區域公路、港口、航空、鐵路等集成運輸平臺,推動保稅物流中心與沿江、沿海港、國際陸港深度合作,發展區域國際采購、分銷配送、國際中轉等新業態,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分撥配送中心。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數字化應用,大力開展對外貿易、跨境電商等業務,打造跨境電商進口示范標桿。到2027年,力爭全市跨境電商企業保稅進口規模三年累計超15億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宿遷海關、市交通運輸局)
6. 創新“保稅+直播”發展。鼓勵進口企業在保稅物流中心落地進口中心倉,開展“保稅+直播”“體驗店+直播”等新模式,構建“前播后倉”保稅直播生態。積極招引國內頭部MCN機構及服務商,加快打造保稅進口商品直播基地,構建“選品、直播、通關、配送”全鏈條生態。支持開展跨境電商直播創業,引領保稅進口行業快速發展,促進消費升級。(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宿遷海關,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區管委會)
7. 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依托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微信商城,建設“宿遷跨境購”線上銷售平臺。鼓勵保稅物流中心企業參與“嗨在宿遷”消費活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動“網購保稅進口+實體新零售”試點,探索“前店后倉”“即買快提”等進口商品提貨模式,支持在中心城區和三縣布局進口商品體驗店,加強與大型商超、供應商、貿易進口商對接合作,助力打造消費新場景,擴大消費品進口規模,提升消費體驗。(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稅務局、人民銀行宿遷市分行,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拓展保稅出口新路徑
8. 發展保稅出口業務。發揮保稅物流中心的“入中心退稅”政策優勢,支持出口企業開展保稅結轉業務,實現提前退稅,降低資金成本。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利用保稅物流中心開展深加工結轉,進一步促進全市加工貿易發展,提高企業增值率。積極引進大型跨境電商企業,在保稅物流中心布局出口集貨倉,探索“集貨倉”+“海外倉”兩倉聯動出口通關模式,縮短企業資金運轉周期,降低物流成本。(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稅務局、人民銀行宿遷市分行,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區管委會)
9. 加強外綜服企業引育。加強與大型貿易集團合作,推動在我市成立子公司,為企業提供報關、退稅、信保、融資等外貿綜合服務,發揮大型貿易集團供應鏈整合能力、全流程服務支撐作用,帶動外貿總量提升,持續優化貿易結構。推動金融機構、商業保理機構為保稅物流中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服務,滿足企業“投融資”等便利需求。(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人民銀行宿遷市分行,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區管委會)
(四)構建保稅物流新通道
10. 加快物流快遞配套。大力招引經營國際快遞業務企業落戶保稅物流中心,為我市“大賣家”開通貿易賬號,提供高效、便捷快遞服務,增強區域競爭力,降低企業“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積極引進網絡供應鏈平臺型物流企業,推動整合快件網絡、跨境物流等資源,拓展專業化、國際化、高附加值的國際供應鏈服務。市郵政管理部門持續強化快遞行業監管,維護良好市場競爭秩序,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11. “臨港+保稅”疊加發展。充分發揮宿遷港“公鐵水”資源優勢,加快與海運、鐵運、空運貿易通道對接,構建“港口+保稅+班列”國際物流體系,建設以宿遷港、鐵路專線為支撐、保稅物流中心為核心的雙向開放樞紐,支撐臨港經濟“三網合一”,服務我市綠色建材、綠色家居、食品加工等臨港產業和帶動裝備制造、新材料、化纖、紡織服裝、家電、新能源等多個產業快速發展,加速形成保稅經濟與港口經濟、跨境電商疊加倍增效應。(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宿遷海關)
12. 優化通關服務水平。對標世界銀行新一輪營商環境評估要求,持續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探索復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試點政策,指導保稅物流中心企業用好“分送集報”“依申請檢驗”等通關便利化措施。按照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關于保稅物流中心(B型)擴大試點期間適用稅收政策的通知》《經常項目外匯業務指引(2020版)》等規定執行稅務、外匯等工作,提升跨境貿易結算及退稅效率。(責任單位:宿遷海關、市稅務局、人民銀行宿遷市分行、市商務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召集市商務、財政、海關、外匯、稅務、國資、交通、郵政管理等部門(單位)及各縣區、功能區,定期調度運營情況,及時解決困難問題。按照“誰招引、誰受益”原則,對保進入稅物流中心產生的進出口數據,統計歸集到對應縣區、功能區。
(二)強化項目招引。保稅物流中心運營主體成立招商團隊,聚焦保稅需求企業和物流配套項目,制定營商招引策略,推動一批優質企業進入經營,市財政每年對保稅物流中心運營發展給予一定的支持。市各相關部門和縣區、功能區要加大對保稅物流中心功能、政策的宣傳推廣,要用好保稅政策,鼓勵引導企業開展業務。市商務、市級區域招商合作中心等單位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助力推動保稅招商工作。
(三)強化管理防控。宿遷海關、市商務局承擔監管職責,督促保稅物流中心規范有序運行。市外匯、稅務、海關、商務等部門加強數據共享,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對企業訂單、商品物流、海關申報、外匯收支等信息多維度大數據分析,嚴防走私態勢及外來物種入侵,優化貨物進出監管便利,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