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關于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第256號提案的答復 | ||
索引號 | 014319733/2025-00136 | 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其他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市民政局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關于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第256號提案的答復
韓勇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建議辦理過程
(一)專題布置會辦。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視,先后兩次召開專題會辦會,研究部署辦理工作,制定辦理計劃,明確辦理目標、時限節點和具體路徑。
(二)調查研究推動。針對您提出的問題建議,局分管領導帶隊深入養老服務機構開展調研,深入分析我市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主動與相關部門對接溝通,謀劃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對策措施,為辦理建議答復提供依據。
(三)認真辦理答復。在前期調研基礎上,形成了建議答復征求意見稿。為提高建議辦理水平和辦理質量,通過打電話、發郵件等形式,就建議辦理工作專門征求委員意見,并根據委員意見重新修改完善,最終形成此答復稿。
二、建議采納及落實情況
在認真研究建議內容、制定辦理方案的基礎上,主動與相關部門對接會商,協作辦理答復意見。針對您提出的3條建議,全部予以采納落實,具體情況如下:
(一)關于“加強行業標準制定與質量監管。”的建議。一是進一步明確養老服務收費標準。聯合市發改委出臺《關于明確我市普惠養老服務政府簽約價格指導區間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普惠養老服務機構床位費、基本護理費的價格標準,并綜合考慮物價、用工等養老服務成本費用持續增長因素,建立普惠養老服務價格實行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掛鉤的聯動機制,確保普惠養老服務政策落到實處。二是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監管機制。印發《宿遷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養老服務監管主體責任和重點任務,通過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鼓勵社會廣泛參與等方式,深化養老服務信用體系建設,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養老服務綜合監管隊伍。三是進一步強化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制訂《宿遷市高技能人才緊缺型職業(工種)及培訓補貼標準目錄》,將養老護理員、健康照護師等納入目錄范圍內,同時對目錄內職業(工種)通過培訓取得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提高30%的培訓補貼,年均培養相關人才3000余人。引導宿遷衛校、宿豫中專、宿遷澤達等職業學校師生主動深入宿城、宿豫等養老機構開展助老服務,了解需求,商談校企合作,安排學生見習、實習,提高養老服務領域人才與市場的匹配度。
(二)關于“推動行業合作與資源整合”的建議。一是加強行業合作。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傳統專業的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增設老年護理、康養、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適度超前進行專業布局。引導職業學校引進臨床護理專家、智慧養老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鼓勵報考“老年照護”“健康護理師”等1+X職業技能證書,提升“雙師型”教師比例,提高智慧養老服務專業師資隊伍素質。積極發揮技工院校人才主陣地優勢,鼓勵技工院校深入企業,主動對接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創新人才培養和課程教學模式,實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新型學徒制培訓模式。二是加強資源整合。探索建立“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多元籌資機制,通過依托現有資源改建、引導社會力量掛牌、因地制宜適當新建等方式,全市累計建成城市社區助餐點83家,有效滿足老年人助餐需求。三是健全服務網絡。落實《宿遷市中心城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以全域范圍內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均等化布局為目標,依托城市主要功能片區統籌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形成“一主、兩副、多節點”的養老服務設施整體格局。截至2024年底,累計建成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28家、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21家、農村互助養老睦鄰點121家、居家社區養老站點608個,有效滿足老年人全日托養、日間照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等服務需求。
(三)關于“政策扶持與資金投入”的建議。一是加大對養老服務產業的扶持力度。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有關養老服務補貼發放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對全市范圍內已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發放護理型床位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落實《財政部 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民政部 商務部 衛生健康委關于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省物價局關于明確養老服務機構水電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推動養老服務機構及時申請享受稅費優惠政策。二是加強養老服務資源引進。通過財政補貼、政策扶持,先后引進南京九如城、南京安匯、上海悅心、河南青蜓等知名養老服務企業在宿建設運營養老服務機構,引入上海安康通、南京索酷、上海萊陽、徐州社康等居家服務組織運營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場所,通過品牌連鎖養老組織的引進,帶動本土養老企業健康發展。三是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圍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等方面,對全市有需求的社會老年人家庭、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支持居家適老化設施改造和智能監測設施、適老智能輔具配備,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環境,提升老年人的居家生活質量。2024年,完成3400余戶老年人家庭的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累計補貼900余萬元。
三、下步工作打算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您的建議,進一步加強我市智慧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針對關鍵領域、薄弱環節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服務網絡,提升服務水平,推動我市城市智慧養老服務邁上新臺階。
(一)強化要素支撐。嚴格落實用地保障政策,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投入,建立穩定的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55%以上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
(二)完善設施布局。指導縣(區)在全面調研摸底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老年人口的規模分布、消費能力、飲食習慣等因素,年內建成30家城鄉社區助餐點,進一步增強社區助餐能力。繼續加大農村互助合作養老服務試點探索,進一步細化明確農村互助合作養老服務的服務內容、服務管理、服務要求、服務評價等內容,年內建成30個示范性農村互助養老睦鄰點。
(三)加強協同合作。與宿遷衛校共建養老服務人才實踐基地,聯合培養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和專業養老護理員,年內培訓養老護理員1000人次。深化與蘇州市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領域的結對合作,圍繞養老機構智慧化管理、養老護理員技能提升等內容進行共建。做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認定、養老護理科研項目申報等工作,加強高層次、專業化養老護理人才培養。
(四)助推銀發經濟。加大適老化改造的政策宣傳和使用推廣,年內全市建成8個以上的適老生活體驗中心(店),增強老年人現場體驗感,提高適老化改造知曉度和覆蓋面。加大外引內培力度,組織開展老年健康及智慧養老關鍵技術應用研究,探索開發健康咨詢、緊急救護、老年金融等優質養老產品。加強重點養老機構(企業)遴選培育、優質適老產品推廣應用,聚力打造一批具備較強帶動力和競爭力的企業、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