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關于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第233號提案的答復 | ||
索引號 | MB1676512/2025-00086 | 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社會保障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市醫保局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醫保案﹝2025﹞25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關于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第233號提案的答復
朱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醫保業務編碼治理提升醫保管理水平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醫保業務編碼標準化是實現醫保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的關鍵基礎,也是提升醫保服務效能、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支撐。您提出的加強醫保業務編碼治理相關建議,精準聚焦當前我市醫保編碼應用中的痛點、難點問題,與我市醫保工作發展方向高度契合,為進一步優化醫保編碼體系、提升醫保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參考。
一、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市醫保局圍繞提升數據質量、保障數據安全、規范數據管理,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深化醫保數據專項治理,落實98個治理方案,累計治理醫保非標準化數據超16億條,有效提升醫保數據標準化水平。在此基礎上,充分激活“數據動力”,持續為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醫保基金監管提供有力數字支撐。同時,用信息化手段做優公共服務,積極拓展“醫保碼”應用場景,“醫保碼”總體激活總人數突破410萬人,激活率達80.9%,結算率穩定在65%以上。
二、針對提案建議的落實舉措
針對其中四條建議,我們全部采納、逐一落實,具體情況如下:
(一)關于取消雙碼運行
嚴格落實從源頭使用國碼的要求,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在辦理醫保醫師、醫保護士入職手續時,及時通過國家醫保局網站申請代碼,從入職起使用國家標準代碼開展工作;在藥品、醫用耗材采購環節,規范采購平臺編碼上傳,確保醫療機構下載藥耗信息時規格、型號及價格與編碼嚴格對照。加強對醫院的監督與指導,定期開展編碼使用情況檢查。對全市定點醫藥機構開展18項核心醫保業務編碼“強校驗”,從源頭杜絕非標數據產生,實現編碼應用的統一規范。
(二)關于加大監管力度
運用智能監管系統在線審核。優化智能監管系統知識庫和規則庫,對定點醫藥機構實現在線審核。在2024年藥品、耗材編碼串換專項整治基礎上,持續加強監督檢查力度,保持高壓態勢。2025年以來,圍繞診療項目串換和醫用耗材串換,開展全市范圍內專項檢查,對兩家市內三級醫療機構開展行政檢查,對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涉及診療項目串換128.49萬元,涉及醫用耗材串換22萬元。
(三)關于維護藥品信息
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醫保數據質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嚴格按照《江蘇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數據庫》有關規定,在HIS字典庫中實現全量維護,不得變更最小包裝單位等信息。對部分需拆零銷售的藥品因數據轉換產生院內進銷存不相符的情況,指導做好最小包裝單位回算,確保進銷存與實際情況相符。對門診慢性病等5類醫療類型業務編碼開展“強校驗”,從源頭統一規范業務編碼。
(四)關于規范填報結算清單
加強對醫療機構醫保結算清單填報工作的培訓與指導,明確填報規范和要求,提高填報人員的業務水平。建立結算清單質量檢查機制,定期對醫療機構填報情況進行檢查,對發現的信息不完整、偏差等問題,及時督促整改,重點規范疾病診斷編碼、手術操作編碼與醫保支付類別的精準匹配,杜絕因編碼錯誤導致的分組偏差和基金不合理支付。截至目前,全市定點醫療機構結算清單及時上傳率達99.43%,準確率達97.92%。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市醫保局將深度結合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需求,以DIP、門診APG等改革推進為契機,構建“政策—編碼—數據”協同機制。同時,加強智能監管,重點篩查“編碼與診療行為不符”“同病種編碼差異率超標”等問題,將編碼應用規范度、數據準確率納入定點醫藥機構年度考核,與醫保基金結算、信用評級、定點資格動態調整直接掛鉤,形成剛性約束。
再次感謝您對醫保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宿遷市醫療保障局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