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關于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第341號提案的答復 | ||
索引號 | 014319477/2025-00256 | 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其他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市發展改革委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發改案字〔2025〕74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關于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第341號提案的答復
民建宿遷基層委員會:
您提出的《關于樹牢政府誠信品牌 提振市場發展信心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我委在接到承辦提案任務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落實提案的辦理工作。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辦公室牽頭督辦等制度,明確了提案的具體承辦處室和責任人,對辦理程序、辦理標準等做出具體要求,確保提案答復質量。在認真研讀提案內容基礎上,我委積極與會辦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并開展綜合研商,確保答復內容與提案所提意見內容“對題”、措施“對癥”、符合實情。
針對您提出的三條建議,我們逐一進行了落實,具體情況如下:
一、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化解歷史遺留問題
市委市政府將2025年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印發宿遷市“營商環境提升年”《若干措施》和《工作方案》,明確了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優化企業融資服務、持續助企降本減負、推進惠企政策精準直達等10個方面34項舉措。其中提出的實施政府誠信示范引領行動,包括開展政府履約踐諾、清欠企業賬款、涉政府機構未履行生效裁判案件等專項治理行動,為提升“誠信宿遷”品牌建設保駕護航。一是開展全面排查。一方面成立市“清欠專班”,由市工信局牽頭,摸排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拖欠企業賬款行為;另一方面堅持“府院聯動”,持續開展涉政府機構、事業單位未履行生效裁判案件專項治理,定期梳理此類未辦結案件,聯合推動執行,確保涉黨政機關失信被執行人案件“零新增”、執行案件“動態清零”。二是推動分類處置。根據涉及問題不同,采取納入所屬地區本年度或下一年度財政預算、爭取國家和省化債資金、金融支持等多種方式,持續推進欠款清償化解工作。同時,根據省“邊摸邊清”和“雙清”巡回督查工作要求,動態收集掌握欠款償還情況。截止今年4月,已清償78筆1.7億元。
二、健全履約踐諾機制,增強政策可預期性
一是嚴格規范招商承諾事項。落實國家《關于規范招商引資行為促進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政策文件要求,進一步明確招商引資承諾事項“負面清單”,規范招商引資項目“一事一議”制度,對違反政策法規事項一律禁止承諾。完善政策承諾合規性審查機制,推動各地對現行項目投資協議等文本進行審查,對無法兌現的事項及時修訂調整,防范失信違約風險。擬修訂《市政府合同管理辦法》,編發政府合同履約管理典型案例,強化制度建設。
二是強化履約踐諾閉環管理。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監測保障平臺,對招商引資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記錄洽談、簽約、建設、運營各階段進展情況和政府履約行為,構建項目管理閉環。根據省審計廳統一部署,將清理拖欠企業賬款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項目列入2025年審計項目計劃。
三是建立防范、化解拖欠賬款機制。出臺《宿遷市政府購買服務實施細則》,明確“負面清單”,強化預算約束,優化績效管理,規范政府購買服務行為;規范編制政府采購預算,要求各預算單位政府采購預算與部門預算同步申報,按照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分散采購限額標準做到應編盡編;嚴格執行政府采購預算,要求各預算單位按照批準的預算開展政府采購活動。為加強全流程閉環管理,所有政府采購活動需在“一體化系統”編報采購實施計劃,政府采購項目必須在“蘇采云交易系統”中操作。在清欠企業賬款投訴工作中,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將國家、省轉辦和市有關渠道受理的投訴問題線索轉辦至相關縣區和部門進行核查處理,對辦理進度遲緩、問題查擺不清的及時發函提醒、督辦,切實做到了每件投訴件“即受即辦、辦必有果、果必反饋、件件回訪”,確保問題真正解決、涉及欠款真正清償、投訴方真正滿意。
三、進一步加強監督問責,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一是構建立體化監督體系。市營商辦會同市工商聯、市民政局,常態化收集行業協會商會涉及企業生產經營和行業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向涉及部門和單位發出整改建議。深化營商環境監督員機制,監督隊伍已擴大至233名,累計反饋問題建議200余條,助力全市營商環境改善,提振發展信心。
二是持續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在市政府網站公布12345熱線營商環境專席、市營商辦電話、市紀委監委電話12388、“宿企通”平臺、“宿心辦”APP。同時,依托“信用宿遷”門戶網站,建立“政府違約失信投訴”專欄,拓寬對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簽訂的各類協議、合同中的違約毀約行為的反饋渠道,切實解決企業困難。
三是強化失信懲戒問責。近年來,在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體系中對縣(區)、市級機關單位均設置營商環境指標,在評先評優時把守信踐諾情況作為考量因素,不斷提升各地各部門誠信行政水平和公職人員誠信履職意識。針對2025年新調整的“國評”體系、省考體系取消營商環境考核指標的情況,市委組織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正在優化完善市考指標體系,擬全面承接“省考”重大失信事件減分項,并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作為我市特色減分項,對落實優化營商環境任務不力、出現負面典型案例的地區和單位實行減分考核,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市發展改革委也進一步加強政務信用信息歸集,將政府部門和公務員在履職過程中產生的違法違規、失信違約等信息納入信用檔案,強化在評先評優、提拔任用等場景中政務信用信息的查詢與應用。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健全政務誠信管理體系,規范開展政務誠信建設工作,將政務誠信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和引領,將依法行政、陽光行政和加強監督作為推進政務誠信建設的重要手段,將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和政府失信責任追究制度作為推進政務誠信建設的主要方面,將危害群眾利益、損害市場公平交易等政務失信行為作為治理重點,不斷提升我市政府誠信行政水平和公務員誠信履職意識,為宿遷市打造“六全六有”營商環境夯實根基。
感謝您對宿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的寶貴建議,希望您繼續關注和支持我們的工作!
宿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