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關于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第079號提案的答復 | ||
索引號 | 014319477/2025-00255 | 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其他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市發展改革委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發改案字〔2025〕75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關于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第079號提案的答復
張相陽委員:
您代表工商聯界別提出的《關于深入推進信用修復新機制持續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社會信用綜合管理部門和牽頭部門,我委會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您所提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參考價值。針對三條建議,我們采納了三條、落實了三條,具體情兩網通辦
一、加強信用數據共享和應用。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市圍繞打造全市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和應用服務“總樞紐”,建成包含信用修復功能在內的宿遷市數字信用賦能平臺,與省市一體化信用平臺互為補充的“雙輪驅動”模式基本形成,為創新信用應用夯實了基礎底座,獲評2024年全省數字社會重大場景重點工程,入選2024年度宿遷市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在數據共享方面,持續擴大信用信息歸集范圍,提升數據歸集質效,開展數據治理和分級分類管理,制定全市信用信息歸集目錄。在54個部門和單位進行數據歸集和共享,實現68類信用信息常態化歸集。至2025年5月末,全市累計歸集數據總量達6.1億條。在信用服務方面,持續優化信用服務流程,搭建信用服務載體,拓寬信用服務各類通道。在全省率先實現個人公共信用信息報告查詢在線辦理,并將查詢服務嵌入政務服務終端,解決了企業和個人查詢公共信用信息報告必須線下跑問題。突出信用修復小切口,推行信用修復“五項機制”,將提升信用修復效能作為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
二、持續完善信用修復制度和機制。一是夯實修復制度“軟支撐”。連續五年將信用修復制度納入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建立了信用修復“三書通達”“兩網通辦”“幫辦代辦”等工作制度。2025年3月,我委會同市數據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關于推行信用修復“五項機制” 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通知》,通過實施信用修復一攬子增信政策,進一步提升修復效率,幫助企業“重塑信用”。二是推動修復流程“微創新”。定期向行政處罰決定機關推送滿足最短公示期的受處罰主體名錄,由各部門依據行業管理和修復要求,研判是否符合修復條件,并主動“接單”、出具修復證明材料,有效推動修復流程由“企業找部門”向“部門代跑腿”轉變,實現了合規企業信用修復“零次跑”。三是推行線上修復“一鍵辦”。研發信用修復“一鍵幫辦”平臺,打通了與市場監管部門企業電子印章平臺數據通道,智能化、模板化幫助企業在線生成信用修復材料,預計7月份通過“宿心辦”城市門戶APP—信用宿遷專區向社會提供服務,基本實現“無感修復”。今年以來,已為633家信用主體提供信用修復服務1751次。此外,強化與市場監管部門修復結果數據共享,累計共享信用修復數據2516條,有效減少企業重復修復問題。
三、推動信用賦能實體經濟發展。一方面,深化“宿易貸”融資模式支持企業信用“變現”。聚焦銀行機構普遍關注的水用電用氣、知識產權、科研成果、不動產等涉企信用信息,搭建融資信用服務中臺,向商業銀行提供信用信息的聯合建模以及名單推薦、風控預警、信用評價和成效管理等基礎性和定制化服務。另一方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在司法領域,推行善意文明執行,積極做好失信被執行人清理。堅決區分“失信”與“失能”,杜絕一納了之,2024全年納失數量降幅超30%。在行政管理領域,發布市場監管、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13個領域不予處罰、從輕處罰和減輕處罰事項“三張清單”,累計辦理涉企各類免罰輕罰案件10.3萬件。此外,在交通運輸領域積極開展失信問題治理,累計清理退出高頻失信企業28家,有效凈化交通運輸領域市場環境。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進一步充分發揮信用在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支點作用,切實維護信用主體的合法權益,增強誠信市場主體的信用獲得感,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希望繼續關心宿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我們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宿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