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關于印發《宿遷市農機應急作業調度方案》的通知 | ||
索引號 | 014319784/2023-00392 | 分類 | 鄉村振興 ??農業、畜牧業、漁業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市農業農村局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農機〔2023〕19號 | 關鍵詞 | 農機,應急作業,調度,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有效 |
關于印發《宿遷市農機應急作業調度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農業農村局,宿遷經開區、市湖濱新區、市洋河新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農機不僅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也是農業防災救災的主力軍。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農業防臺防汛抗災救災部署要求和部、省主管部門有關文件精神,充分發揮農機裝備在農業防災減災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減輕災害天氣造成的糧食霉變損失,確保糧食豐產豐收,顆粒歸倉。我局研究制定了《宿遷市農機應急作業調度方案》(詳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各地要充分認識農機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把農機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結合地方實際,從細制定農機防災減災應急作業調度方案,從實推進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體系建設,從早儲備準備必要的應急救災機具,從緊開展應急作業培訓演練,確保在關鍵時刻應急指揮順暢、機具調度到位、應急作業有序、情況處置及時、服務保障有力,切實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農機貢獻。
??附件:宿遷市農機應急作業調度方案????????????????????????????
????????????????????????????????宿遷市農業農村局
????????????????????????????????2023年10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宿遷市農機應急救災調度方案
為提升農業機械化防災減災能力,加強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調度,提高重要農時農機化生產組織管理工作的預見性、組織性,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保障重要農時農機作業順利進行、糧食豐收到手,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省委省政府關于抓好糧食生產的決策部署,圍繞安全平穩、高質高效地組織完成重要農時糧食搶收搶種,搶前抓早、多方協同、上下聯動,科學高效調度農機,切實保障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將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影響減到最小,損失程度降到最低,千方百計加快收獲和播種進度,為奪取糧食豐收、夯實下茬作物生產基礎提供堅實的機械化支撐。
二、適用范圍
有以下情況發生時啟動本方案。
(一)局部地區機具供需失衡,大范圍出現作物搶收困難,發生重大攔截機事件造成機具轉場困難和交通秩序混亂的;
(二)出現連續降雨、突發大風、冰雹等災害天氣,造成倒伏或地塊泥濘不適宜機具進地作業的;
(三)油料供應緊張,造成機具加油困難,嚴重影響農機作業進度的;
(四)出現重大農機生產安全事故的;
(五)因機具質量問題或維修不及時、不到位,影響正常作業引發群體性投訴的;
(六)出現農戶反映機收損失率過高的;
(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防控形勢升級,影響跨區作業機具進入轄域內進行作業的;
(八)其他突發情況。
三、組織機構
以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為抓手,堅持把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建設作為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環節來抓,按照“建在平時、用在戰時”“平戰結合”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建設,確保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在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滿足本區域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應對工作需要。依托農機應急作業省總隊+設區市支隊+縣(區)大隊+若干一線隊四級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體系,切實抓好農機應急救災工作。市級和各縣區設立作業應急值守電話(詳見附件1-1),受理相關咨詢投訴和處置突發情況,負責農機作業應急處置工作,及時調度有關情況。各縣(區)分管領導、農機業務科室負責人、農機推廣站負責人等組成縣(區)大隊。具體名單詳見附件。
四、運行機制
一是明確工作職責。市支隊落實省總隊在政策統籌、指揮調度和協同處置等方面工作任務,負責抓好市內統籌、指導縣(區)應急作業服務隊建設和處置轄區內農機化防災減災等任務。縣(區)大隊主要負責轄區內統籌、組建一線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和組織做好作業服務隊主體動員、機具保障、培訓指導、應急作業需求對接和服務評價等工作,督促指導做好應急機具裝備保養和維修,確保機具處于良好狀態。
二是明確配置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明確服務隊負責人,吸收素質好、技能精、講奉獻的機手作為服務隊骨干成員,確保服務隊建設布局合理、落地運行且應急作業服務能力覆蓋所有農業生產鄉鎮,做到“備而能用、用而有備”。原則上單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0萬畝以上的不少于6個、50-100萬畝的不少于4個、50萬畝以下的不少于2個服務隊。
三是明確聯結機制。縣(區)大隊要依托集體經濟組織、“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服務公司等建立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在建設應急作業服務隊的同時,要統籌協調農機大戶、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糧食烘干收儲及加工企業等作為預備力量,并有效發揮其補充作用,為應對突發重大災害做好必要準備。支持和鼓勵農機生產和經銷企業參與應急服務隊建設,做好應急作業裝備儲備和維修服務保障等工作。
四是明確調度機制。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成員和機具平時可以自主開展作業服務,鼓勵將服務收益優先用于應急作業服務隊建設。當有緊急情況時,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接受省總隊、市支隊、縣(區)大隊統一指揮調度,按照“誰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予以應急作業服務一定補助,確保應急作業服務隊常態化持續運行。建立區域合作機制,必要時組織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跨區支援,并確保應急作業服務相關費用順利結算。
五、機具保障
各地要多措并舉增加烘干機、農用水泵、履帶式拖拉機和收獲機械等應急作業農機裝備及零配件有效供給,做到災情發生后“有機能干、有處能調、新機能買、有人能改”。幫助指導新型農業經營服務組織加強機庫棚、維修、培訓等設施及烘干配套設施建設,爭取建設用地,配齊必要設備,確保應急作業農機裝備和設施設備安全存放。要根據轄區特點,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應急作業農機裝備調查摸底工作,摸清轄區內應急作業機具底數,掌握應急作業機具數量、存放地點、聯系人等信息,建立本地應急作業機具清單和防災救災機具調用機制,加強與應急管理、水利等部門溝通協作,建立應急儲備設施裝備共享共用機制。縣(區)大隊要指導應急作業服務隊加強與保有適用機具的主體聯系,必要時統籌調配開展作業服務,確保災情發生后,能夠“找得到、叫得應”。
六、災害預警與應急響應
(一)災害預警
各地要指定熟悉業務的干部擔任聯絡員,加強與同級交通運輸、衛生健康、公安、氣象等部門的信息交流與共享,通過多種途徑對農機應急作業服務場景開展監測,提高重大風險早期精準識別、風險評估和綜合研判能力,及時向相關部門、單位或區域發布預警提示。
(二)應急準備
出現預警后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會商,對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應急服務隊伍進入待命狀態,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應急機具和應急物資的準備工作,同時逐級上報應急事件概況、信息來源、影響范圍、農機應急體系情況、已采取措施和資源需求等內容。
(三)應急響應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災害發生地農業農村部門安排當地應急服務隊根據實際情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并逐級上報實施情況,當地應急服務力量不足時,積極協調跨區應急服務隊伍參加;應急服務受阻時,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和上級部門報告,并加緊協調,保障應急服務順暢開展。
(四)應急結束
農機應急作業服務任務完成后,要認真總結應急力量組織調度,機具與災種、作物的選型配套等經驗,及時固化成果,并向各地推廣,提高農機在糧食生產中的防災減災能力。同時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事件信息和報道,提升農機化工作社會影響力。
七、應急處置
(一)機具供需嚴重失衡。轄區內出現因作業機具嚴重短缺,可能造成成熟作物大面積無法及時收獲時,應立即通過新聞媒體及信息網絡發布用機需求,引導周邊機具幫助作業,必要時報請當地政府和上級農業農村部門協調組織更大范圍機具支援搶收,并動態公布機具到位情況和收獲作業進度,避免機到無活干。出現聚集性惡意攔機情況,所屬縣區、鄉鎮及時掌握情況動態,并立即派出人員趕赴現場,迅速通報轄區公安派出所進行處置,對說服教育無效、不聽勸告者,根據相關法規進行處理。可根據事態發展和實際需要請公安、交管部門幫助作業機具順利轉移,盡快恢復交通秩序。
(二)出現較大范圍作物倒伏或不適宜機具進地作業情況。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早對可能出現的災害性天氣進行預警,強化機具組織調度,引導當地農戶提早開展搶收作業。針對地塊泥濘輪式機具難以進地的情況,組織排灌機械開展排水作業,調度增加履帶式收割機進地作業。對于作物倒伏嚴重地塊,要通過各種信息渠道發布作業技術要點,并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機手調整機具,如有必要,組織人力做好人工作業準備,努力將作業損失降到最低。
(三)出現群體性質量投訴。收到投訴后,屬地要立即組織派員赴投訴地點核實情況,聯系并督促相關企業履行服務承諾,及時安排在當地維修網點或售后服務網點進行維修。若繼續出現維修不及時、不到位的情況,應將情況通報市場監督管理局并上報上級農業農村部門,協調督促生產經銷企業進行處理。相關處置依照《農業機械質量投訴監督管理辦法》開展,對于機手提出的訴求,可在保證機具及時維修不影響正常作業的情況下,再依法依規進行調解處理。涉及其他行政區域的,應及時通報其他行政區域農業機械質量投訴監督機構協助處理。
(四)出現較大以上農機安全事故。出現較大以上農機安全事故后,屬地要立即派人趕赴事故現場,及時通報農業執法部門以及交警隊,迅速組織搶救受傷人員,保護勘查事故現場,做好勘查和詢問筆錄,確定事故當事人并進行責任認定,會同公安交警隊和應急管理局協調處理。
(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農機跨區作業工作,妥善接待安置跨區作業機手,做好轉移路徑追蹤和記錄。出現以疫情防控為名阻礙機具作業情況時,聯系衛生部門對機手健康狀況進行確認并妥善處理。一旦出現跨區作業機手身體異常,應及時報告屬地衛生部門,并按聯防聯控有關要求進行處置。出現較大范圍疫情時,應按照實行分區分類的防控要求,統籌安排農機跨區作業。
附件1-1:宿遷市農機應急救災保障熱線電話和聯系人表
附件1-1:
宿遷市農機應急救災保障熱線電話和聯系人表
類別
|
保障熱線
|
聯系人
|
職務
|
手機號碼
|
宿遷市
|
0527-82289077
|
王 健
|
副處長
|
13852820677
|
沭陽縣
|
0527-80636579
|
李淮陽
|
科 員
|
15751094783
|
泗陽縣
|
0527-85233279
|
董正軍
|
農技推廣站長
|
13951292622
|
泗洪縣
|
0527-89883335
|
莊 旭
|
執法大隊負責人
|
15151196981
|
宿豫區
|
0527-84467300
|
南方利
|
站 長
|
17388058608
|
宿城區
|
0527-84232139
|
趙 暉
|
農機推廣副站長
|
13705242189
|
經開區
|
0527-88859627
|
周 晶
|
辦事員
|
13773990204
|
湖濱新區
|
0527-80986815
|
羅金娜
|
辦事員
|
15114140634
|
洋河新區
|
0527-80600837
|
曹長悅
|
農業發展科科長
|
15051303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