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熱力、供水、排水、橋梁、隧道等是維系城市有序運行、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設施,是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的“生命線”。近年來,宿遷持續運用系統思維探索城市安全發展路徑,積極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以“繡花功夫”織密城市安全防護網。近日,記者走訪部分企業及有關部門,實地探訪宿遷構筑城市生命線安全屏障的實踐。
供水是維持城市基本運行的“生命線”,每一滴水都承載著千家萬戶的民生期盼。8月11日上午,在江蘇聯合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宿遷供水公司(以下簡稱“聯合水務宿遷供水公司”)第二水廠調度中心,電子屏實時跳動著供水量、水壓、渾濁度、余氯等監測數據,工作人員緊盯數據動態。
近年來,聯合水務宿遷供水公司深度融入宿遷市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公司完成1160公里管網基礎數據共享,布設352處壓力、流量等監測點位。”該公司生產技術副總經理趙軍介紹,通過接入宿遷市城市生命線安全監管平臺,構建“感知—分析—預警—處置”全鏈條數字化治理體系,為精準控漏提供技術支撐。
“通過對流量、壓力、水質等參數的實時監測,覆蓋供水系統的凈水廠、管網、增壓泵站等關鍵節點,保障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用水安全。一旦發現異常,系統自動觸發監管平臺報警,調度人員可快速研判處置,確保用水安全穩定。”該公司調度中心主任邱石磊說。
據悉,聯合水務宿遷供水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來,持續升級供水設施,其投資建設的第二水廠一期至四期工程,供水規模達43萬噸/日。“公司承擔宿城區、宿豫區、蘇宿工業園區等區域供水任務。”該公司客戶服務副總經理楊坤說。
燃氣安全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8月11日,記者在宿遷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調度中心看到,大屏實時顯示燃氣設備、管網、場站等運行狀態,工作人員有序開展工作。
“我們公司建成了覆蓋全市的燃氣智能監管網絡,布設了256個智能閥井、138套智能標志樁、10臺‘管網哨兵’地下空間監測設備。通過實時監測,可有效應對管網泄漏、外力破壞、積水等風險。2023年12月以來,累計監測報警1607起,其中燃氣閥井井蓋位移報警160起、‘管網哨兵’施工監測48起、燃氣泄漏報警223起、水位報警1176起,均得到及時處置。”宿遷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林爽說。該公司接入了宿遷市城市生命線安全監管平臺,已實現“數據實時上傳、異常智能預警”,同時配套激光檢測云平臺、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對場站重點區域開展24小時動態巡檢,實現異常秒級響應,保障供氣“零中斷”。
“接下來,我們公司將持續深化智慧燃氣建設,推動‘3秒響應、30秒關閥’等新技術落地,攜手政府構建更高效的‘防、管、治’體系,筑牢城市燃氣安全防線。”林爽表示。
8月12日,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城市生命線安全監管平臺顯示著關乎燃氣、供水、排水、橋梁等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狀況的各類數據和實時畫面。
近年來,宿遷市錨定城市安全發展目標,全力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采取“試點先行、分步實施”的建設策略,一體推進市縣兩級建設。其中,中心城區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已于2024年底在省內率先竣工驗收;二期工程目前已初步完成軟硬件聯動建設,基本實現監測報警常態化運行。三縣高效推進,于2024年下半年全面啟動項目建設,目前平臺復用開發進度超90%,計劃新建監測設備3550套。
中心城區在燃氣爆炸、供水爆管、城市內澇等7個省定應用場景基礎上,新增水質監測、人防工程、智慧井蓋3個特色場景,全面構建“7+N”應用場景體系。通過完善監測報警閉環處置體系,構建“人技結合”監管模式,確保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置”。
城市生命線安全監管平臺運行以來,累計完成巡檢16599次、巡檢里程30942公里,發現并解決隱患586個;通過集聚多場景、各行業監管監測數據,構建“一庫一圖一平臺”智慧監測中樞。截至目前,累計收集基礎數據約188.2萬條、監管監測數據約4.69億條。
目前,我市已構建起風險隱患“紅橙黃藍”四級報警體系,建立全天候值守“1101”閉環處置機制,能做到最快“1分鐘識別風險、10分鐘報警響應、1小時處置反饋”,以最短時間、最小代價控制風險,確保處置不漏項、隱患快清零。截至目前,累計接收處置報警信息4512起,及時響應率和辦結率均達100%。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市縣一體化建設,計劃年內完成中心城區全部建設任務和三縣核心區建設,實現省、市、縣監管平臺全面貫通。持續強化技術賦能實戰應用,深挖數據價值,精準識別監管薄弱環節。進一步拓展智慧路燈、集中供熱等‘7+N’特色場景應用,全面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韌性水平。”市住建局黨委書記、局長徐宜軍表示。(記者 顏靖堯 朱婉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