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對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53號建議的答復 | ||
索引號 | 014319928/2025-00095 | 分類 | 人大建議辦理結果公開 ??其他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市商務局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商案字﹝2025﹞60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有效 |
對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53號建議的答復
宋金來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農村電商培訓力度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推進情況
我局高度重視該建議辦理工作,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圍繞代表提出的問題,優化調整全市電商人才培訓方案。同時,主動與市農業農村局等會辦單位溝通對接,共同探索解決辦法,提出切實有效措施,提升建議辦理質效。
二、主要做法
一是構筑人才集聚平臺。以國家和省級電商示范基地為載體,建設7個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和10個紅色電商示范基地,累計吸納就業5萬余人,支持園區企業開展創業沙龍、項目對接等活動,建設機制靈活、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人才集聚高地。全市建成10個市級電商直播基地,通過招引優質專業機構、培養主播帶貨達人,整合優質供應鏈,不斷拓展就業新業態空間。梳理排定《2024-2026年宿遷市電子商務產業重點項目建設一覽表》,整合政府和社會投資,推動新建和改造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電商物流園、跨境電商產業園、直播基地等13個電商項目,預計新增運營編程、策劃設計、攝像美工、推廣營銷、售后客服、快遞配送等就業崗位1萬人以上。
二是開展電商人才培訓。扎實推進電商人才聯網強市,連續6年將電商人才培訓納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制定電商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對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的電商人才培訓、技能競賽予以全額支持。制定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年度工作計劃,打造“運河電商大講堂”等培訓載體,圍繞農村電商、跨境電商和直播電商等主題,聚焦應屆畢業生、退役軍人、低收入農戶等就業困難群體和黨員創業帶頭人,開展技能提升培訓。1-6月,市縣聯動開展電商人才培訓16期,培訓2100人次。將紅色電商納入2025年度全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事項目,會同團市委舉辦“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暨鄉村振興領頭雁電商直播大賽,培養宿遷農村直播電商“種子選手”。
三是優化人才發展生態。我局與宿遷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發揮宿遷電子商務職業教育集團和宿遷電子商務協會作用,加強人才培養、平臺共建、成果轉化等方面合作交流和資源共享。將職業院校列入全市農村電商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陣地,分別認定宿遷開放大學、繽紛泗洪電子商務職業培訓學校為全市電商人才培訓基地,有效促進政、產、學、研多層次融合,提升電商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服務能力。聯合縣區建立“百名農村電商帶頭人”培育庫,挖掘帶動就業創業和富民增收成效明顯的典型事例,3名先進典型獲得省商務廳推薦報送商務部,著力打造示范標桿。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們聚焦建設“電商名城”目標,繼續圍繞代表提出的好建議、好舉措,大力培育技能型和實用型農村電商人才,為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一是構建校村合作機制。深化“政行企校”四位一體協作聯動,鼓勵農村電商企業、合作社、農業基地與院校簽訂定向委托協議,發揮宿遷市電商協會作用,引導農村電商企業參與到職業技術院校人才培養,共同合作開發課程資源,促進學生技能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精準匹配。鼓勵在校學生參加農村電商職業技能比賽,支持新村干、新農人參與電子商務師、互聯網營銷師等職業技能認證,暢通電商人才發展通道。二是招引培育農村電商人才。創新推動電商人才聯網強市,突出農村電商人才招引和培養力度,支持從全國知名直播電商企業引進創始人、核心高管等高端人才來我市農村電商示范縣、領跑縣創辦企業或開展柔性服務。會同農業農村、供銷社等部門落實農村電商扶持政策,強化優質資源對接,培育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農村電商帶頭人”。三是營造農村電商優良環境。高水平舉辦電商短視頻與直播大賽,面向農村電商主播、重點農產品產業帶,遴選十佳短視頻作品和十佳優秀主播,推薦優秀選手參加江蘇省電商直播技能大賽,展示我市農業優品。夯實“定制培訓、行業競賽、技能評價”三位一體電商人才培育體系,深化探索農村電商人才成長新路徑。加強與抖音等直播電商平臺對接,依托電商人才培訓基地,發揮電商人才服務團作用,謀劃開展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產銷對接、品牌培育等活動,精準培養農村電商人才,扎根有效服務農村電商發展。
宿遷市商務局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