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關于扎實做好2024年送戲下鄉工作的通知 | ||
索引號 | 01431983X/2024-00143 | 分類 | 公共文化服務 ??文化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文廣旅發〔2024〕38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附件1-3.docx | ||
時效 |
關于扎實做好2024年送戲下鄉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工作辦公室、市湖濱新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市洋河新區旅游交通建設局:
根據省文旅廳《關于印發<2024年全省“送戲下鄉”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送戲下鄉作為文化惠民工程被列為2024年度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為進一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落地見效,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現就扎實做好2024年“送戲下鄉”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縣區文化行政部門組織送戲下鄉活動不少于335場,各縣(區)、功能區確保年內為每個鄉鎮送戲不少于5場(不含省級直接采購配送的場次,具體分配見附件1)。各縣(區)組織的演出活動送達行政村(社區),省級直接配送的演出活動至鄉鎮。
二、內容方式
“送戲下鄉”以文藝表演團隊進鄉村演出為主要形式。演出團隊面向當地各級各類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包括民間戲曲社團進行公開遴選,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送戲下鄉”演出,演出劇(節)目應符合鄉村實際、體現鄉土特色、內容健康向上、形式豐富多樣、群眾喜聞樂見,可以是整臺演出,也可以是名段集萃。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健全市、縣(區)、鄉、村工作協同機制,建立常態化推進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做好送戲演出活動組織實施和安全保障。按季度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根據區域內文化惠民活動的整體安排和農民群眾觀賞習慣,合理安排送戲下鄉活動時間和送戲地點。盡量安排在重要傳統節日、節假日和重大節慶活動期間,錯開農忙和雨雪天氣。活動地點盡量選擇集市、集中居住小區等人員聚集地。有針對性以提供符合老年人、婦女兒童等不同群體需求的戲曲節目,讓廣大群眾真正受益。
(二)強化供需機制。各縣(區)、功能區文化部門要積極
發揮主導作用,采取問卷調查、網上征求意見等方式,了解群眾需求,按照群眾點單、基層報單、部門派單、主體接單、觀眾評單、政府買單模式,完善供需對接機制,增強工作實效。各地要用采購招標等方式,面向本地專業戲曲院團和優秀群眾文化團隊購買服務,提升“送戲下鄉”服務質量。鼓勵各地建立“區域聯供”機制,探索實踐“地區互送”,豐富“送戲下鄉”形式和內容,提升服務效能。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地要做好年度“送戲下鄉”活動目錄編制,鼓勵各地創作一批反映老百姓身邊人身邊事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明確演出主體、演出內容、演出地點、演出時間,通過當地新聞媒體、公共網絡平臺、手機終端、鄉村大喇叭、鄉村公告欄等公開發布,吸引更多群眾參與。要制作統一的“送戲下鄉”活動標識,通過報紙、電視臺、電臺等傳統媒體、互聯網媒體、新媒體全面及時宣傳報道活動動態消息,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通過公共數字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和錄播,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擴大文化惠民活動的社會影響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統籌協調。各地要加強對轄區內“送戲下鄉”指導、監管和績效評估;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群眾和媒體監督;強化內容和質量監管,嚴格把關演出團隊資質和節目質量;指導、保障和監督演出活動順利實施,并主動邀請當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現場指導。
(二)明確安全責任。各地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毫不松懈抓好活動安全管理和演出內容意識形態把關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安全預案,強化防范舉措,確保“送戲下鄉”活動有序實施。
(三)注重督查考核。各地要組織開展“送戲下鄉”群眾滿意度調查,建立健全送戲下鄉督查機制,加強活動過程監管,及時掌握送戲下鄉活動的開展情況、惠民情況以及群眾反饋意見。市局將不定期對各地“送戲下鄉”活動進行抽查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文化惠民活動考核的重要依據。
請各地組織鄉鎮文化站開展“送戲下鄉”群眾滿意度調查并上傳至江蘇省“戲曲進鄉村”管理服務平臺。每季度首月15日前將送戲下鄉活動方案、活動計劃、演出節目單等材料報市局公共服務處審核備案;每月25日前報送《宿遷市“送戲下鄉”工作進度和群眾滿意度月報表》,每季度末月25日前報送臺賬資料(月度表、演出情況反饋表、圖片資料等)。聯系人:陳靜,聯系電話:84353837,郵箱:sqwhc872@163.com。
附件:1.2024年宿遷市“送戲下鄉”任務分解表
2.宿遷市“送戲下鄉”工作進度和群眾滿意度月報表
3.宿遷市“送戲下鄉”演出情況反饋表
宿遷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2024年4月9日